首页 简谱大全 正文

牧羊姑娘简谱 都兰发布新歌《祖母的古如歌》

都兰发布新歌《祖母的古如歌》

近日,蒙古族青年长调歌唱家都兰发布新歌《祖母的古如歌》。

蒙古语的单词“古如”含有国家、朝廷之意,古如歌,特指鄂尔多斯的蒙古族长调,正如名字形容的一样,它是蒙古民族唯一保存完整的宫廷歌曲。作为它的故乡,目前在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尚有70余首曲目留存,传唱人多是年长的老者,大多分布在该旗沿黄河带,以独贵塔拉、吉日嘎朗图等乡镇为主。

古如歌的历史很悠久,大都产生于大元朝时,具有浓郁的蒙古古代生活气息和古典文化色彩,主题严肃内容正统,以说教类的教材为主;大多是宫廷或国宴上唱奏的曲目,内容涵盖时政、佛教、亲情乡情或赞颂骏马等。

古如歌作为宫廷礼乐,一般在隆重而盛大的仪式上演唱,3首为一组,称为“3支首歌”或“3首正歌”,旋律上缓而不拖、慢而不沓,节奏若即若离,旋法大起大落 跌宕起伏;整体氛围颇具苍凉空灵或悲壮之美,而又不失高贵典雅、庄重肃穆。

2008年,古如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风格集中展示了蒙元以来蒙古宫廷礼仪音乐以及宗教礼仪音乐的面貌,价值不仅体现在文艺和语言上,也体现在民族和民俗方面,堪称是蒙古古典音乐的活化石,古老文明的活标本。

都兰的声音浑厚、优美、抒情、细腻、风格独特、表现力极为丰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蒙古族传统与现代、本土与时尚的音乐魅力。身为蒙古族长调艺术传承者、青年歌者,这片土地赋予了她朴实、热情、奔放、坚强的蒙古族姑娘性格。这一性格也深深地影响着她对音乐的领会与执着。

她身为一名蒙古族青年歌手注重母语演唱中词和曲情和韵完美结合。她常年在蒙古国学习生活,使得她的语言更加清晰、优美,并且这种语言艺术在她的歌曲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旋律和唱词融为一体。专辑出版后在中国和蒙古国的音乐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获得了专家们高度好评,并且获得了广大听众的认可。

牧区的生活给予都兰无限的传统音乐养分和深厚的民族音乐底蕴。她拥有刚柔并济、广阔音域,对音乐的态度同样广阔无限,在内蒙古与蒙古国、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传统与现代之间,已经寻找出既现代蒙古族音乐的新路径又别具一格的奇妙音乐空间。

2018年1月14日,在北京内蒙古大厦成功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课题组承办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论坛暨都兰长调作品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邀请了中蒙相关蒙古学界及音乐学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就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特征、传承、保护与发展的主题,更加肯定了都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领域的奉献。

【人物简介】

都兰,青年长调歌唱家,音乐硕士,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

2004年11月,代表北方赛区参加“中国情歌广播电视大赛”中演唱蒙古族长调名额《褐色的山影》,获得原生态唱法组银奖。

2007年考入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师从蒙古国长调歌唱家阿·讷日贵教授。

2008年7月,参加第二届“八省区蒙古语歌曲演唱大奖赛”荣获通俗组三等奖。

2009年5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流行创作大赛”中演唱《牧羊姑娘》,荣获优秀奖。

2009年10月,参加贺国强副总理带领的中国代表团,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中蒙建交60周年”大型文艺活动中,与中蒙众多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出,演唱一首《让妈妈永远幸福》,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

2012年1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我爱祖国全国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活动中演唱的《母亲》和《牧羊姑娘》,获得金奖的优异成绩,并荣获最佳歌手的荣誉称号。

2012年出版首张个人母语创作歌曲专辑《祈福之韵》。该专辑由蒙古国知名作曲家、音乐人和内蒙古著名词作家共同完成,为中蒙两国艺术交流起到了良好作用。

2013年回国后,在中央民族歌舞团进修一年,师从歌唱家拉苏荣先生。

2014年到中国政法大学附属学校担任音乐教师。同时被聘请到中国武警总部文工团男生合唱团,任蒙古族长调领唱演员。

2014年7月,参加了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中国梦强军梦主题文艺创演暨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大型交响合唱“我有一个梦”演出中,与中国武警政治部文工团男生合唱团合作,并领唱《我那天边的蒙古包》荣获二等奖。

2017年参加《壮美大兴安 赞美70年》献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2018年出版原创作品集《深深爱恋的情人》和长调作品专辑《步伐轻快的小黄马》。

2018年1月14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课题组承办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论坛暨都兰长调作品交流会”。交流会以都兰的创作歌曲专辑《祈福之韵》和《深深爱恋的情人》,长调作品专辑《步伐轻快的小黄马》为主题。

简谱中,调号除了表达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之外,还能表达什么?

一看到标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既然是调号 的表达方式,表达的自然只是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 了!

难道除了表达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之外,还能表达其它信息?

你还别说,还真让你给说着了!

五线谱 的记谱方式之中,除了互为关系调的两个大小调,使用完全相同的调号之外,很难从调号的表达方式之中,明显的区别开大调小调 这两种根本不同的调式种类?

但在以首调唱名法记谱的简谱 中,调号1=C所表达的,除了调式主音1的音高位置与音名C等高之外,同时还可以表达出调式种类 为大调式(简称大调 )的信息。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要从调与调式 的概念说起。

所谓的调,指的是音乐作品中,首调唱名1(do,下同)的音高位置。

乐谱中,采用调号 来表达调式主音的不同音高位置。

简谱五线谱 这两种不同的记谱方式中,调号 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

简谱 中,根据调式主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对于大调式 ,采用调式主音1=某个音名(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譬如1=C 等;

对于小调式 ,采用调式主音6=某个音名(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譬如6=a 等;

谱例中所标注的自然短调,指的就是6=a的a自然小调

五线谱 中,按照构成调号的元素不同,调号分为三种类型:

高音谱号后没有任何升降号 构成的自然(C)大调的调号;

由高音谱号后数量不同的升号 构成的升号调号;

以及高音谱号后数量不同的降号 构成的降号调号。

所谓的“调式”,指的是一般不少于3个,不多于7个音高不同的音,以某个音(调式主音)为中心,并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及音级之间的稳定与不稳定关系建立起来的乐音体系。

其中:以唱名1为调式主音,从1音起,各音级之间依次按照“全(音)全半(音)全全全半”的音程关系,建立起来的乐音体系称为大调式,简称大调

以唱名6(la)为调式主音,从6音起,各音级之间依次按照“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关系,建立起来的乐音体系称为小调式,简称小调

在大、小调式体系中,按照调式音阶各音级之间音程关系的不同,又分为自然、旋律与和声大、小调式。

此外,还有我国民族音乐中所特有的五(六)声调式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在简谱的记谱方式之中,调号1=C中,既表达了调式主音1等于音名C的音高位置,同时又表达出调式种类是C大调的信息。

虽然从乐理知识的角度来看,“ ”与“调式 ”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 ?

但在简谱中调号1=C的表达方式中,既表达了调式主音1等于音名C的音高位置,又表达出调式种类是C大调的信息。

这是由前面我们所说的,简谱中调号表达方式的特点 所决定的。

假如想要表达调式音阶中的唱名1(非主音)等于音名C音高位置的小调式,则表达方式为6=a ,而不再是1=C

由此可见,乐理知识中“ ”与“调式 ”这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在简谱中1=C这个调号的表达方式中,已经融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的结论,仅仅只是从简谱中调号1=C这样的个例中得出来的,但这样的结论,却可以普遍推广到简谱中的任何调号,以及与大调式互为关系调的对应小调式!

譬如调号1=G,除了表达调式主音1的音高位置与音名G等高之外,还表达出调式种类为大调式,简称大调。

与此同时,其关系小调的调号6=e,除了表达调式主音6的音高位置与音名e等高之外,还表达出调式种类为小调式,简称小调。

不过,要特别注意某些调号的表达方式中,互为关系调的调号所表达调式种类的判别。

例如在甘肃民歌《牧羊姑娘》调号的表达方式中,除了6=a(谱例中的6=C应该为6=a)的标注之外,还有标注为1=C的。

1=C表达的仅仅只是调式音阶中1音(非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歌曲的调式种类并非C大调,而是C大调的关系调——以6为调式主音的a小调。

相对于表达大调式的调号,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不小心,很可能会把小调式错判为大调式。

此外,还要说明一点,以上的个人观点与专业的教科书相比,可能会被认为“离经叛道”——调号自然只能表达调的高低,怎么能表达调式种类的信息呢?

不过个人认为,在简谱中调号的表达方式中,除了表达调式主音的音高位置之外,的确还能同时表达出调式种类为大调或者是小调的信息。

这一观点,经得起理论与实践的检验,而且也符合公众所能普遍接受的认知。

有什么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热忱欢迎方家不吝赐教!

相关问答

求吴倩莲《 牧羊姑娘 》粤语的歌词?

吴倩莲-牧羊姑娘曲:黄嘉倩|词:潘健康●●●●岁月浩瀚留下你与我背负尘嚣都市悲与伤千载百世人类那副面相是无忧快乐相当天真心遗落在那处路向回首一再想呀...

怎样识别 简谱 的调?

所谓的“简谱”,指的是以首调唱名法记谱、以阿拉伯数字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方式。在这种记谱方式中,调式音阶中各音级之间只有相对的音高,没有具体的绝对音...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音乐?

在中国,有以下著名的音乐人与作品:1、萧友梅1884—1940作品:《问》《国耻歌》。2、刘天华1895—1932作品:《空山鸟语》《光明行》《良宵》等。3、华彦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