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简谱大全 正文

丢手绢简谱 成人口水歌“席卷”幼儿,专家建议多方协作高质量儿童流行音乐

成人口水歌“席卷”幼儿,专家建议多方协作高质量儿童流行音乐

幼儿一边听“长长的腿一尺八的腰围,此刻我只想亲吻你的嘴”一边跳着稚嫩的舞蹈,很难想象这一尴尬画面出自幼儿园。近日,继《孤勇者》之后,部分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们跟着成人口水歌《黑桃A》跳舞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后者露骨的歌词引发家长担忧。

出入园、做操、上课……在幼儿园,幼儿老师常给孩子们播放歌曲。相较于中小学,音乐、歌曲贯穿于幼儿园的教育与生活中。

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为何屡屡出现口水歌、成人流行歌曲?成人歌曲会教坏小朋友吗?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在逐渐消失吗?近日,新京报记者采访多位一线教师、业内人士及专家,探寻背后的原因并破解难题。

某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们跳《黑桃A》。 截图来自社交媒体视频

网红神曲“ 入侵”幼儿园?

10月中旬,四川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慧慧(化名)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则视频。视频里,她面对镜头蹲下、微笑着张开双臂,一群小朋友进入画面、向她跑去。在她一把搂住孩子们的瞬间,“我是不是你的小可爱”背景歌曲响起,画面温暖动人。许多人在这条朋友圈下点赞,其中包括小朋友的家长。

记者发现,现在不少幼儿园老师会将孩子们在园的日常生活、唱歌跳舞等照片和视频,以配乐短视频的方式发布到家长群、朋友圈里等,作为和家长们互动、展示快乐教学的主要方式。

慧慧从事幼教工作已逾三年。她教过孩子们唱《孤勇者》,日常照片、视频配乐也会使用短视频平台内置的流行歌曲。《听我说谢谢你》是每逢母亲节、父亲节,她和老师们发布孩子感谢视频时,使用最多的背景歌曲,目的是教小朋友们学会感恩。

但这些看似寻常的行为因一首口水歌《黑桃A》陷入争议的漩涡。西安一幼儿园教儿童唱跳这首歌曲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歌曲中“干杯”“亲吻”等展露成年人感情的词句令观者不适。在争议的同时,有家长亦认为《孤勇者》《野摩托》这种成年人歌曲并不适合幼儿。

新京报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如今,仍有成人根据这首歌编排教授舞蹈动作,有的还打上“幼儿园教育”“幼儿可爱舞蹈教程”等关键词,点赞量和阅读量颇高。

网络上专门教授幼儿《黑桃A》歌曲唱跳的视频。 网络视频截图

“我们小时候唱的《小燕子》《春天在哪里》都很好听,适合传唱,传统儿歌消失了吗?为什么幼儿园开始选择成人口水歌?现在没有适合孩子的儿童歌曲了吗?”家长徐女士质疑道。

部分幼教老师对歌曲缺乏判断力

“不知道网上发的视频是正常教学,还是只用于发短视频平台,我在抖音上看过《黑桃A》视频,确实不适合在幼儿园作为早操、舞蹈等教学。”慧慧评价道。

她介绍,当下不少家长也会给孩子看网络视频,孩子们在日常中容易接触到这种不合适的语言和流行歌曲,小孩子学习能力强,也会跟着唱、跳。“小朋友现在接触的东西都比较前卫,幼儿园老师都很年轻,有的缺乏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和储备,会因为网络热度带小朋友听和唱。选择《黑桃A》确实欠妥。”慧慧坦言。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硕士、北京青青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刘芳对一次巡班经历印象深刻。她介绍,幼儿老师在哄睡前会和孩子有一些互动,那次巡班时,老师们照例带大班的小朋友们做游戏——谁先躺下可以选歌曲和故事,没想到一个小男孩点了首《踏山河》,“老师们都懵了,搜索后发现,原来是短视频平台上的热歌。”

“事实上,很少有老师会主动将网络歌曲放给孩子听。”刘芳介绍,孩子们点的《朱砂痣》《白月光》均是在生活中被动听到的歌曲。很多幼儿教师因为年轻、阅历浅等原因,可能对一些歌曲的内容缺乏判断力。

为何《黑桃A》会在幼儿甚至幼儿园间“流行”,刘芳从专业角度给予了解读。“我特意调出来这首歌的简谱,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它的四四拍节奏特别强,中间变奏非常少,尤其是副歌部分,即最流行那段恰巧是幼儿阶段最舒服的音域。”

刘芳进一步解释说,幼儿阶段发音肌肉发展比较弱,孩子们最舒服的音域在“do”到“la”之间,《黑桃A》的副歌部分仅仅是“mi、do、do、re”“mi、mi、do do”“do、re、mi、sol”恰是孩子们能唱好的部分。

“比如很多孩子唱《彩虹的约定》,高音部分唱不上去,反而不得不承认‘口水歌’都在孩子的音域范围内。”刘芳苦笑道,但这首歌的歌词有些内容比较露骨,“因此我更倾向于,用这首歌教孩子唱跳的老师对内容并没有很强的判断力。”刘芳分析道。

当下适合儿童的歌曲资源较少

今年暑假,刘女士带朋友的孩子玩,没想到,这个幼儿园大班的小女孩完整演唱了《孤勇者》,一问才知,她是在幼儿园学的。“等餐时,老师会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唱,我们唱得可大声了。”小女孩骄傲地说。

为何孩子会在幼儿园学流行歌曲?慧慧介绍,在幼儿园里,常规的音乐教学均有安排,比如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等。但除了音乐教学,早操、舞蹈、户外、散步都会循环播放音乐,这些音乐需要老师自己在网上选择。

慧慧感慨,每个时代都有符合时代特色的儿童音乐,但当下却很难找到一首真正属于儿童的流行歌曲。“每个阶段都有代表音乐,比如‘80后’听《我爱北京天安门》《娃哈哈》,‘90后’唱《哈巴狗》,但现在儿童的代表音乐很少,老师难免会根据流行热度选择。”

《孤勇者》是去年的网络热门歌曲,慧慧说,她所在幼儿园的老师们也选了这首歌给孩子播放、演唱,但后期发现教育意义不大,“孩子又比较痴迷,就制止了”。后来,老师们发现网络上有一首关于母亲的流行歌曲《萱草花》很有意义,就选用了。

“属于孩子的(流行)音乐的确比较少,我们老师也会出现选曲困难,李昕融、土豆王国的歌曲就是我们老师常选的。”慧慧介绍道。

记者通过搜索发现,目前互联网上不乏《幼儿大热歌曲排行》《适合3-6岁小朋友的歌曲清单》,但慧慧表示,网络上确实有很多分组音乐,但很多好歌要单独收费,如何选择音乐内容对老师也是挑战。她希望有平台和相应的歌曲资源能为幼儿老师提供帮助。

对于这一点刘芳深有感触。“实话说,当下给幼儿园老师的资源不是很多,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怎么找到授课中需要的歌曲资源,去哪里找,很多老师仅仅依托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学到的东西并不专业、系统。”刘芳记得,前段时间红叶遍地,她想在课程中加入“踩树叶”的儿童歌曲,发现国内没有合适的,后来找到了一首需要付费的外文儿歌“Crunchy Leaves”。

“提到表达感谢的歌曲,只能想到《听我说谢谢你》。我们需要有儿童歌曲创作者,有针对性的培训平台,为幼教老师的艺术教学工作带来指导和资源。”刘芳认为。

多方因素导致儿童歌曲创作质量不高

“歌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喜怒哀乐、情绪的表达离不开唱歌,歌曲对孩子对成长更加至关重要。让孩子们传唱成人化的流行歌曲,和他们的实际年龄不符,甚至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音乐理论家、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雷达表示。

作为音乐家和音乐教育者,针对“儿童流行音乐匮乏”“短视频平台不适音乐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等问题,他在多年以前便呼吁社会关注这一问题。他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背后有几方面原因。

音乐理论家、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雷达。 受访者供图

雷达认为,首先,社会对儿童歌曲的创作不是很重视,音乐家和作曲家对创作儿童歌曲不是特别积极主动。

“当下,儿童歌曲整体质量不是很高,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赢得孩子们喜欢。《小燕子》《两只老虎》《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仍在传唱,说明当下儿童歌曲创作质量不高,没有适合儿童心理和旋律,让儿童觉得亲切、容易记住的歌曲。儿童歌曲应该依据孩子的欣赏品位来创作。”

其次,音乐作品受社会影响易商品化,有些作曲家很有才华,但不太关注儿童歌曲的创作,因为写一首儿童歌曲几乎没有收入,而创作流行歌曲、成年人的歌曲更容易走红,“静下心来研究儿童音乐的作曲家和老师更是凤毛麟角。”

此外,雷达认为,儿童歌曲的传播和宣传力度不够,电台、电视台、视频平台等媒体不能将儿童歌曲放在主要栏目、主要时段播放,自然得不到传唱。

“得不到宣传平台推广,再好的旋律也难以被社会所认可,这也影响了儿童歌曲的创作热情。”雷达表示,社会流行风格的影响,令成人化的流行歌曲越发走近儿童,“成人化、社会化的流行歌舞对儿童心理成长不利,但是播放频次高、平台多,不知不觉中令儿童过早接受这样的曲调,诸如爱情歌曲等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早熟,情感的误区和盲目的追求。”雷达认为应重视加强儿童歌曲的创作与传播。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育?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幼儿园老师依据什么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北京一家普惠幼儿园的老师玲玲介绍,老师可依据的文件包括《快乐与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

比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便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通过音乐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玲玲认为,幼儿园音乐教育在艺术教育中肩负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音乐作品能给孩子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在美的熏陶、感染中陶冶孩子的性情和品格。

从专业角度来说,为何短视频中看上去旋律活泼、激昂甚至有些躁动的乐曲并不适合儿童?雷达用《孤勇者》歌词中的“去吗,配吗?战吗?战啊!”举例,他认为该首歌曲中带有情感宣泄的呼喊和喊叫,对于儿童的情感表达是十分不利的,“孩子应该学会在心平气和中接受音乐教育和熏陶。”

雷达认为,社会在发展,人是在矛盾中不断生活的,丑陋的社会现象应心平气和地解决,而不是靠谁的嗓门大解决,喊叫的歌曲不利于孩子成长。

“在歌曲创作中,为什么不能娓娓道来,以温柔的声音告诫孩子?”雷达介绍,为何传统的儿童歌曲诸如《小燕子》《两只老虎》《让我们荡起双浆》仍被传唱,一方面可能是对时代的回顾,更多则是因为这些歌曲旋律非常平缓,音程只是三到五度之间,比如“小燕子穿花衣,mi、sol、do、la、sol,两只老虎,do、re、mi、do”等,孩子容易接受、容易唱准,自然就走进了孩子的心里。”雷达从教育者的角度表示,这些儿童歌曲没有跳跃式的音程,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感情需求。

其次,雷达认为,教育要循序渐进,符合孩子的特点,就好比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看生涩的内容,孩子会一脸茫然,成人歌曲中的内容孩子听不懂,亦不利于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踩树叶”等模拟音也可以被创作到儿童歌曲中。 图/IC photo

刘芳认为,对于幼儿阶段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创作适合的旋律和有逻辑的歌词,还必须容易记住,即所谓的“魔性音乐”,6岁前孩子听到的内容会对其大脑产生深刻印象,唱的内容则会让语言得到发展锻炼。“很多国外的儿童歌曲有很多模拟音,听起来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在训练孩子的发音。比如我们的《春天在哪里》的‘嘀哩哩’其实很好地锻炼了幼儿的口腔肌肉。”

玲玲依据日常教学经验,给出了一份可共选择的优质音乐作品名单。第一类是,流传下来的、仍具有典范性和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如《动物狂欢节》《梦幻曲》,还有一些代代相传的歌曲如《外婆的澎湖湾》《丢手绢》《新年好》等;第二类是,幼儿喜爱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作品,“他们更喜爱音乐形象鲜明、欢快活泼、有节奏感或者有故事情节的音乐。比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蜗牛与黄鹂鸟》《粉刷匠》《数鸭子》等。”

第三是情感积极温暖、表现优美的音乐作品。玲玲介绍,音乐恰恰是能够渗透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优美的听觉形式,带来情感的愉悦,进而孕育健康美好的心灵。从这点来考虑,优质的音乐作品应该是正向、温暖人心的,能给幼儿带来愉悦体验的。如歌曲《彩虹的约定》《妈妈的眼睛》《礼仪主题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等。

专家建议多方协作鼓励优秀儿童歌曲创作

在儿童音乐创作匮乏、短视频成人音乐“席卷”儿童音乐教育的当下,如何破解其中的问题?

雷达认为,首先,不应该一味指责短视频平台上那些不利于儿童健康的流行音乐。在他看来,高质量的儿童歌曲创作加上积极宣传,可以降低不良歌曲对儿童的影响力。他认为,这需要社会、音乐创作者、行政主管部门改变意识,把儿童歌曲创作放在重要位置,创作出高质量的歌曲。

“比如,对儿童歌曲的创作给予支持,使创作者写出一首高质量儿童歌曲,同样可以获得回报和社会认可。”雷达建议,文化主管部门可为儿童音乐创作设立专项培训资金,为儿童歌曲创作奠定基础。媒体可提供儿童歌曲创作、演唱的平台以及创作实践机会,还可以举办各种创作活动,激励和鼓励儿童歌曲创作者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建议“儿歌比赛”亦能激发创作动力。 图/IC photo

“整体创作队伍水平提高了,便会积累好的儿童歌曲”。雷达表示,也要让儿童歌曲能够得到积极的推广。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专家评选,推动十首、二十首新创歌曲定点到幼儿园里演唱,电视台、电台可组织少年儿童传唱优秀作品,这样实实在在的推广会令儿童歌曲的创作展现新面貌。创作旺盛以后,必然和短视频平台所谓的“神曲”形成对比。

“统筹好儿歌创作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雷达表示,仅靠个人的呼吁还远远不够,希望政府职能部门牵头,把音乐家、音乐老师、创作者团结起来,用儿童音乐的繁荣改变当下的不良风气。

刘芳希望,市场和政府能够看到“儿童流行音乐创作”的需求,在孩子的语言路径、审美路径、文化自信方面,创作出更多的经典儿童歌曲,”我们看到这几年我国儿童绘本已经发展得很好了,希望儿童歌曲也可以有一样的发展。”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50年代10首经典儿歌童谣 第8首 第9首一直被孩子们所喜爱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儿歌童谣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反映着这个时代儿童生活的儿歌童谣,有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歌颂解放军,歌颂土地改革,歌颂中苏友谊,也有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儿童日常生活的。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心……

一、《我是一个小画家》 作者/佚名

我是一个小画家,画了一朵大红花,大红花献给毛主席,毛主席见了笑哈哈。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自然会成为儿童歌谣歌颂的对象。儿歌中的“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自豪,要用一支最新的画笔,画上一朵最美的红花,献给敬爱的领袖毛主席。领袖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二、《小燕子》作者/王路 王云阶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1956年六一儿童节,王路创作这首儿歌并在《长江文艺》上发表。1957年,作曲家王云阶将儿歌略作改动后,谱曲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插曲。此后,这首《小燕子》便传唱大江南北。儿歌两段,以“小燕子,穿花衣”和“小燕子,告诉你”领句,一问一答,充满了童真童趣。

三、《上学歌》词/石顺义 曲/段福培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太阳公公出来啦!花儿也会笑;小鸟还会问候我,叫我早早起。起来干什么?起来去学校,天天早起不迟到。儿歌妙用拟人手法,想象大胆,自然轻快,就像孩子每天踏着歌声的节拍,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儿歌的结尾刻下了那个时代鲜明的印记。

四、《丢手绢》词/鲍侃 曲/关鹤岩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那是一个缺少玩具的年代。放学后,课余间,常常看到孩子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丢手绢”是最常见到的。儿歌轻松愉快,你似乎可以看见孩子们轻轻放手绢的动作,看见“不要告诉他”的小手摆摆和“捉住他”的开心喜悦。

五、《娃哈哈》维吾尔族民歌 记谱编词/ 石夫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大姐姐你呀快快来,小弟弟你呀莫躲开,手拉着手儿唱起了歌儿,我们的生活多愉快。 娃哈哈,娃哈哈,我们的生活多愉快。

这首儿歌的曲谱来自新疆艺人肉孜阿洪的一首弹拔曲。1950年,石夫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部助理兼编辑、创作员。就在这个时期,他记录下了这首新疆民歌并编写了歌词。1956年在《儿童音乐》上首次发表。“娃哈哈”这三个字的重复出现,表现孩子极其欢乐的样子。

六、《劳动最光荣》 词/ 金近、夏白 曲/黄准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儿,小蝴蝶在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七、《共产儿童团歌》作者/瞿希贤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小兄弟们呀,小姐妹们呀,我们的将来是无穷的呀!牵着手前进,时刻准备着。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帝国主义者,地主和军阀,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快团结起来,时刻准备着。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红色的儿童,时刻准备着!拿起刀枪参加红军,打倒军阀地主,保卫苏维埃。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

1958年,一部名为《红孩子》的电影热映,使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很多年以后,这首歌的内容依然激励着少不更事的我们,在革命激情的号召下,我们也期待着能手握钢枪,奋勇杀敌,去实现我们童年心中的革命梦想。

八、《让我们荡起双桨》 词/乔羽 曲/刘炽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唱歌。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儿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它作为一首少年儿童的抒情歌曲,一直被孩子们所喜爱。这首歌是一首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全歌共三小节,语言通俗易懂,主要描绘了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就像花朵一样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幸福景象。

九、《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词/管桦曲/瞿希贤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倒在雪地上。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1957年底,瞿希贤所供职的原中央乐团创作组负责人管桦,写了这首歌词,希望瞿希贤能谱曲。她一看,这不像是歌词,而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诗。但是,管桦是诗人、作家,又是领导,瞿希贤只得反复研读,寻找灵感。渐渐地,她被字里行间真诚的情感和质朴的意境所感动,于是,马上弹琴谱曲,一首感动无数人的歌曲由此诞生。

十、《拔萝卜》作者/佚名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黄狗,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这是一首有“动作”有“场面”的儿歌。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你唱起这首儿歌,你手就会作出“拔萝卜”的动作,忙个不停地使劲拔,嗨吆嗨吆地吆喝着唱,并不断呼号:“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场面热烈,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相关问答

12首怀旧经典儿歌内容?

1、《让我们荡起双桨》演唱:刘慧芳作词:乔羽作曲:刘炽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